今日辟谣(2024年5月30日)

2024年5月30日
提 示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注意以下涉高考事项
详情:2024年高考临近,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辟谣从容有序备考,年月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今日贩卖制造焦虑,辟谣甚至实施诈骗、年月诱导考生考试作弊,今日严重扰乱高考秩序。辟谣为此,年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今日整理了近年来出现的辟谣一些典型案例,并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年月务必提高警惕,今日谨防上当受骗,辟谣做到诚信考试。年月
一、组织高考作弊,逃不过法网恢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向考生提供试题、答案的”,都属于违法行为。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知法守法,不要一时糊涂,抱憾终生。
二、“李鬼”终难变“李逵”,以身试法不可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都属于违法行为。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蛊惑,更不要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以身试法终将“自食恶果”。
三、避开安检带“装备”,作弊未遂毁前程
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明确规定,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各项要求,服从考务人员管理,拒绝携带手机等违规违禁物品,遵守考试纪律。
四、花钱保送不可信,没有“馅饼”有“陷阱”
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招生”“花钱保送”。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以“花钱能买大学名额”“特殊渠道录取”等为幌子的行骗。
五、高考志愿被篡改,信息泄露需警惕
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考生们应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侵犯个人权益。
六、“占坑帖”当噱头博眼球,涉考“恶作剧”不可碰
如果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发布“占坑帖”的方式,虚构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押中真题”的信息,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则涉嫌构成诈骗罪。如果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除违反了考试纪律之外,也涉嫌违法,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来源:“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 现如今,玻璃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但有磨砂玻璃、热熔玻璃、彩绘玻璃等装饰效果较强的艺术玻璃,还有各种功能型玻璃,例如隔音降噪的夹胶玻璃、中空玻璃和隔热阻燃的防火玻璃等。本篇文章将介绍车玻璃2025-08-23
- 在金属加工和材料科学领域,镍铬合金因其优异的耐腐蚀性、高温强度和良好的机械性能而备受青睐。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材料分析与检测的专业人士,我深知准确了解镍铬合金的成分对于确保其质量和应用性能至关重要。一、镍2025-08-23
- 本周各大平台又开始了“慈善大放送”,从史诗级策略到恐怖心理战,从科幻太空到海盗冒险,应有尽有!E父直接扔出《文明6》全家桶,Steam上演“限时0元购”,亚马逊Prime会员专享双重大礼,Xbox更是2025-08-23
- 日前,福建省教育厅、省卫健委就做好高招体检工作发出通知,按日程安排,各地将于2022年2月15日前完成体检工作,2月底前完成复检,省终检将于3月下旬进行。据悉,我省高招体检工作包括普通高考体检和高职院2025-08-23
- 河南省疾控中心提醒:雾霾来袭需提防这些病毒发布时间:2017-06-17 16:07 来源:豫都网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摘要]在冬季和雾霾同样肆虐的,还有这些病毒。近日,省疾控中心提醒,要谨防流感病毒2025-08-23
- 13岁女孩不舍得吃一碗4元面条 只想为父亲多省出点医药费发布时间:2017-12-31 17:07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13岁的文苗已一个多月没见到受伤住院的爸爸,想起他时流下了眼泪河南商报2025-08-23
最新评论